到惠州寻访苏东坡的足迹|即时焦点

2023-05-05 06:21:19       来源:证券时报网

【一家之言】


(相关资料图)

苏东坡没有走远,作为前行者,他不时闪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思考的脑海中,只要我们主动敞开心扉,他就会不时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智慧启迪。

黄家章

王书华兄是中山大学哲学系的系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苏氏蜀学及其兴替研究》,近年屡有到惠州寻访苏东坡历史踪迹之愿。我是东坡的粉丝,对他的惠州行计划很感兴趣。经冯达文先生与陈立胜教授安排,4月17日上午,我们两人在新兴参加第三届“禅宗中国化的历程:儒道禅三学的交涉与会通”学术研讨会之后,从云浮坐高铁到惠州,进行相关的寻访。

师妹梁艳阳博士是惠州新客家人,从事旅游管理业,负责安排我们的惠州行——到东坡祠、惠州西湖畔的王朝云墓和罗浮山寻访。

1094年被贬到惠州的苏东坡心想北归无望,隔年即在白鹤峰购地,设计营建了二十间房,以作养老终老计。可惜房舍落成入住后不到百天(清朝杜臻:“得安居者仅七十二日焉”),他被再贬海南,只能仓皇弃新家舍,离开惠州。后人感其在惠州的德政,在该房舍基础上建了东坡祠,寄托追思怀念。该祠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被日军战火所毁,现有的东坡祠,重修于2013年,2018年2月落成。

祠内有德有邻堂(客厅)、东坡居室、思无邪斋(书房)和东坡井,还有松风亭、招鹤亭、娱江亭等。我们穿上景区提供的汉服,穿堂入室,边参观边交流,品味再三,同时也拍摄留念。登上娱江亭二楼,但见东江横亘在眼前,对岸是高楼林立,左右江面各有一桥跨越,路桥上车水马龙,已然迥异于东坡当年所见。唯有东江水,一如东坡当年所见,依然由东往西,缓缓而流……不由得想起他早在谪居黄州时,看到兰溪水由东向西流,就已写出了打动无数历代读者的豪迈词句: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王朝云(1062年—1096年)是苏东坡的侍妾。苏东坡遭贬岭南,遣散姬妾,唯王朝云不畏当时岭南的瘴疠,执意万里相随来到偏僻的惠州,可谓东坡的红颜知己。不久,她病卒于该地,临终前,诵《金刚经》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殁后安葬在西湖孤山东麓,后人在她的墓前建亭纪念,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六如亭”,亭后两柱的对联,分别为: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34岁正是红妆佳人的盛年时,王朝云却是临终诵六如,此前一句评价苏东坡的“一肚子不合时宜”,其睿智与敏锐,足以使其在中国历代妇女的群像中拔萃而出,成为未必经典但活成传奇的女性。环视惠州西湖风景区,其它坟墓早已迁移或被风尘陨没了,成为景区一景的王朝云墓,是仅剩的一座。六如亭前,我们或更易感知到个体生命死亡所带来的决绝,会更迫切也更直接地吞噬掉人们曾经有过的爱恨情仇、曾经的许多努力,和曾经拥有的许多财富与成果……永远只是神话,不朽几无可能,因为我不知道永远有多远,知道不朽仅是夸张而已。相对地说,如东坡留下的诗文,苏王的爱情故事,还有古今中外的大家留下的精神或艺术作品,较之我们的肉体生命,也仅是可保持更久远一点的存在而已。

史料记载,苏东坡寓惠州时,因贬官身份所限,仅游历罗浮山一次。我们上罗浮山,已看不到多少东坡遗迹,他的诗文却留下了一些文字踪迹。如在西湖边东坡吃荔枝的雕塑,基座刻有其《食荔枝》诗:“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我说,罗浮山下,现在不是荔枝季节,即使荔枝当季,一人每天吃300颗也不现实,上火,甚至得荔枝病。书华兄说,吃30颗可以吧。我说,可能也多了,他用了夸张笔法,我们不能日吃荔枝300颗,日拍照片300张,倒是可以的。书华兄说,我也想长作岭南人了。彼此哈哈一笑,了之。

此次行旅,我在惠州呆了约三十个小时,行走在罗浮山半山腰的朦朦细雨时,感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并没有走远,作为前行者,他不时沉浮闪现在我们的记忆与思考的脑海中,只要我们主动敞开心扉,他就会不时给我们带来诸多的智慧启迪,促成我们各自的达观、通脱乃至豁然开朗。

(作者系哲学博士、证券研究资深人士)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