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flag”:科创板上市公司超100家!未来三年这样干…

2023-06-15 20:06:29       来源:证券时报

近期,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证券时报记者从6月15日下午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上海“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其中,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将达到1.8万亿元。


(资料图片)

注:“2+(3+6)+(4+5)”中,2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低碳两大转型,3+6是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4+5是抢先布局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产业和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发布会提到,上海将实施企业成长行动,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聚焦龙头企业打造,支持做优做强;聚焦中小企业培育,发展专精特新;聚焦产业生态优化,推动融合贯通。

金融服务方面,上海将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升级“浦江之光”政策库,积极推进“浦江之光”升级版建设,形成分层分类分梯队的上市资源。

临港新片区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以上,为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行动计划》提出,实施企业成长行动。一方面,打造一流领航企业。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新增15家左右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动态培育50家左右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壮大科技型企业队伍。加快引进培育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的科技型企业,滚动培育50家左右制造业“独角兽”企业、100家左右“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

此外,做强“专精特新”企业集群。推动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1000家,力争创建10个左右国家级特色集群。最后,推动中小企业“小升规”。对企业“小升规”提供专项支持和服务,每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000家左右。用好“成长券”,推动“小升规”企业发展壮大为“专精特新”企业。

“卓越的制造业企业集群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力军,是市场主体活力的创造者。企业成长行动将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本土制造业企业,助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吴金城表示,重点从三方面着手,分别是聚焦龙头企业打造、聚焦中小企业培育和聚焦产业生态优化。

龙头企业打造方面,吴金城表示,支持做优做强。将实施领航企业培育计划,支持链主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加快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同时,引进和培育各类龙头科技型企业和制造业总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核心环节竞争力和话语权;到2025年,推动实现新增15家左右产值超过10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动态培育50家左右的头部企业。

在中小企业培育上,吴金城表示,将持续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围绕细分领域核心独特优势,培育打造“单项冠军”“配套专家”。到2025年,推动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10万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达到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产品达到50个。

“我们将以培育和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重要抓手,持续实施大中小融通创新‘携手行动’,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集聚发展。” 吴金城表示,将向首次“小升规”和“新建入统”工业企业发放“成长券”,最高50万元,支持企业采购数字化管理、技术创新、法律咨询、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升级“浦江之光”政策库

金融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行动计划》提到,要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支持制造业企业融资需求,扩大制造业信用贷款、融资租赁、中长期贷款规模。探索开展长三角“产业+科技+金融”高水平循环试点。发挥国家和本市政府性产业基金、国有投资基金等作用,强化招商投资联动,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型企业早期发展及后续产业化的支持,持续放大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效应。

“为推进上海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上海银保监局会同我局、市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制定‘1+2’科技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保险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本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推动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总经济师陶昌盛表示,除强化政策供给外,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还加大了信贷、融资租赁、保险等支持力度。

《行动计划》提到,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推动本市在科创板上市的企业超过100家。

服务企业上市方面,陶昌盛表示,一是支持企业在科创板上市。一批“硬科技”企业通过科创板实现上市融资,在科创板企业累计首发募集资金和总市值方面,上海均排名全国第一。二是做好企业上市服务。升级“浦江之光”政策库,继续发布“浦江之光”行动《政策汇编》和《办事指南》,积极推进“浦江之光”升级版建设,做实“企业库”数字化转型工作,对入库企业进行筛选分层和精准画像,形成分层分类分梯队的上市资源。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会同国家在沪金融管理部门,配合市经信委等部门,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此外,把握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新机遇,推动科创金融相关工作取得新成效。” 陶昌盛表示。

临港新片区将进一步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

《行动计划》提到,打造重点地区增长极。推动浦东新区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对全市制造业的支撑。推动临港新片区集聚发展前沿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表示,临港新片区2019年成立以来,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已成为上海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未来三年,临港新片区将加快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新型储能等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继续保持15%以上增长,力争到2025年产业规模达5000亿元以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举措。

一是进一步发挥制造业的投资拉动作用。聚焦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等优势产业,积极布局新型储能、智能终端,新材料等新赛道。围绕产业链集群招商、国际专业化机构联合招商、产业基金合作招商等举措,争取在引进大项目,硬科技、国际化的具有“核爆点”的内外资项目有新的突破。未来将持续每年固定资产投资400亿元以上。

二是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的赋能作用。将依托国际联合实验室,重型燃气轮机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交大智能制造功能平台、流程智造创新研究院、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等科创型平台以及商飞、集成电路材料研究院、电气核电等一批创新联合体和链主企业,出台多项支持政策举措,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应用创新牵引力、创新孵化培育力、科技产业竞争力,让临港成为上海专业化,批量化生产高新技术企业的高地。

三是进一步发挥制度创新试验田作用。制度性开放是临港最鲜明的特色,临港将依托“五自由一便利”的制度创新优势,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开放,打造离岸金融服务、新型国际贸易、高端航运服务等特殊经济功能,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助力。完善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全链条极速审批、全过程极准监管、全覆盖极优服务的“三全三极”和最大幅度放权、最小幅度监管、最有温度服务系统集成改革,在法治、税制、“放管服”改革等多个领域加强制度创新探索,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一流环境。

校对:高源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