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速讯丨年内新发可转债44只 新规之下投资将更趋理性

2023-06-17 06:21:28       来源:证券时报网

证券时报记者 黄翔

近期,随着可转债退市细则出台,标志着可转债市场在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相关规则正面临重构和优化,市场迎来新的发展时点。从今年年内已发行的可转债情况来看,发行规模依然庞大,同时可转债市场也迎来更多挑战。业内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更加理性,同时也要更为积极地看待市场。


(资料图)

年内新发可转债44只

今年以来,可转债总量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按照发行公告日统计,截至6月14日,2023年年内共有44只可转债发行上市,发行规模合计267亿元。增量方面,截至6月9日,共有26家上市公司拿到转债发行批文,拟发行规模223.17亿元左右。通过发审委的共有31家上市公司,合计规模279.02亿元。

同时,可转债市场所覆盖的行业种类也不断增加,截至目前,转债市场已经覆盖24个大类行业,行业覆盖面超80%。其中银行、化工、电气设备、交通运输和非银金融转债的余额位列市场前五。

从二级市场来看,截至6月16日,中证转债年内上涨4.13%,其中,6月至今,中证转债指数上涨1.61%。

中信证券分析,2023年上半年,在强预期和弱现实的背景下,转债市场跟随正股市场以结构性行情为主,全市场换手率中枢自去年7月交易所发布转债新规以来有所下降。转债市场近期磨底为主,但市场情绪正在逐步好转,近一周以来转债市场成交稳步放大,持续承压后的转债市场开始吸引投资者更多的关注,2023年下半年转债市场仍以结构性行情为主。

安信证券表示,现阶段权益市场的核心矛盾主要是经济动能趋弱、存量资金博弈。后市来看,美联储6月加息降温、权益性价比提升等积极的信号出现或带来短期风险偏好的回升,市场或出现小幅反弹,底部反转仍需等待政策信号进一步明朗。

投资需更加理性

近年来,可转债愈发受到投资者欢迎,经过多年的扩容和发展,相关制度的不断完善,当前可转债投资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了解,从2017年可转债市场进入扩容期,2021年2月《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正式落地,2022年6月起《可转债交易实施细则》等文件进一步对可转债交易进行了完善与规范。今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全面注册制正式施行,对可转债发行条件显著放松,截至6月1日,可转债存续规模已经超过500只,其中,上市时间在一年内的转债有100余只,三年内的转债数量占比超过70%,市场持续有新发可转债作为供给。

在全面注册制背景下,A股退市逐步常态化,沪深交易所规则框架也渐趋完善,相对应的,可转债违约和退市风险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期,受蓝盾转债以及搜特转债退市风波影响,可转债市场也出现调整,截至6月16日收盘,正在交易的496只转债中,有13只跌破100元/张的面值,其中有2只转债的收盘价低于90元/张,可转债市场整体估值出现压缩。

6月9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可转换公司退市整理期间交易安排的通知》(简称《通知》)进一步完善可转债退市细则,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的,其发行的可转债及其他衍生品种应当终止上市。

随着转债退市配套制度逐步完善,资质较弱的个券首当其冲。据华创证券研报,截至6月9日,主体评级或债项评级发生下调的个券有8只,除ST板块个券外,还包括天箭转债、蒙娜转债、立讯转债和神马转债。

随着风险愈发受到重视,可转债市场投资也将更趋理性。一位券商研究员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随着注册制实施,A股市场生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可转债市场也会逐步受到影响。市场化原则之下,无论是股票还是可转债,优胜劣汰会更加明显。“过去一段时间,可转债市场曾盛行‘双低’、‘摊大饼’等投资策略,但随着注册制的实施,退市风险提升,违约风险提升,一些相对理想的环境发生了改变,过往的投资策略开始失灵。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应该对可转债的投资风险加以重视。”

上述券商研究员认为,面对可转债投资风险,投资者一方面需要加强对正股基本面的研究,另一方面要重新审视可转债市场的信用分层,“推荐注意选择正股优质且估值被低估的标的,同时也需要理性看待价格涨跌以及关注市场的风格变化等方面。在当前行情下,可转债市场依然值得更加积极看待。”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